中紅延育紅色文化培訓網
電話:0911-8690699
手機:15592969918
聯系人:李老師
地址: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凱悅居
在陜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“鬧秧歌”,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“傘頭”帶領下,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,跑“大場”(群舞)、演“小場”(雙人、三人舞),并且到各家表演,以此賀新春,祈豐年。
“陜北安塞腰鼓”,在那一望無際的黃土地上,用激情和矯健的身軀舞動著系著紅色飄帶的鼓棒,用陜北人特有的嗓音吼出那一個個燃燒的生命!然而,對安塞腰鼓的起源,又有多少人知道呢?安塞
延安剪紙是一種陜西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。延安地區的剪紙歷史悠久,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的光榮的革命傳統,在延安市和安塞、吳旗、富縣、洛川、黃陵、延川等十幾個縣市都很普及。延安剪紙的形式多種多樣,常見的有窗花、轉花、角花、窗云子、窯頂花、炕圍花、吊簾、枕花、鞋花和碗柜花云等。
2019-08-25
陜北說書是陜北地區十分重要的傳統曲藝說書形式,流行于陜西省北部延安、榆林等地。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陜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、故事。后來吸收眉戶、秦腔以及道情、信天游的曲調,逐步形成陜北說書。陜北說書的演唱形式是由藝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彈自唱,說唱相間,分為“三弦書”與“琵琶書”兩種。后經民間藝人韓起祥等人改革,一人可同時操5種樂器伴奏:大三弦或琵
信天游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。這是一部用老镢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,這是黃坡黃水之間的一朵奇葩。其歌詞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變文體,以浪漫主義的比興手法見長。它便是陜北民歌。在陜北它叫“信天游”,又稱“順天游”“小曲子”, 在山西被稱為“山曲”,在內蒙古則被叫作“爬山調”。無論是陜北的信天游,山西的山曲,還是內蒙山調,其歌詞都是以七